NY∕T 2952-2016 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农业)
ID: |
919B14ECFDD4498787A3C40FD0B4F5CB |
文件大小(MB): |
0.54 |
页数: |
9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1-12-2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B 16 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2952一2016,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ng resistance to verticillium wilt of,cotton,2016-10 - 26 发布2017 - 04 -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NY/ T 2952-2016,刚昌,本标准按照GB/ T 1. 1-2 00 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机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有关规定和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鉴定需要制定,本标准FR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出井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石桥、冯自力、郭利磊、朱荷琴、李志芳、冯鸿杰、谷铁城、林玲、赵建军、赵丽,红、师勇强、杨付新、许乃银、赵淑琴、曲辉英、霍晓妮、简挂良、王瑞清、钟文、刘桂珍、宋锦花、高增尚、陈,蔡隽、:X1J金山,I,NY/T 2952-2016,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棉花黄萎病(病原菌Verticillium dαhliae Kl eb. )抗性的鉴定技术方法和程序,本标准适用于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7 . 1 经济作物种子第1 部分:纤维类,NY/ T 1302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棉花,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病株率rate of infected plant,发病植株数占全部调查植株数的百分率,记作RI ,3. 2,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发病植株的总病级数与全部调查植株的理论最高总病级数的比较相对数,记作DI ,3. 3,病情指数校正系数correction coefficient of disease index,标准病情指数(50.0) 与当次鉴定感病对照品种病情指数的比值,记作K ,3. 4,相对病情指数relative disease index,病情指数与病情指数校正系数的乘积,记作RDI ,4 鉴定设备和条件,4. 1 病原菌培养,恒温摇床、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冰箱、铝锅、电炉、培养皿、试管、剪子、慑子、广口,瓶、酒精灯等,4. 2 鉴定病固,人工黄萎病圃应建立在能代表品种推广应用区域土壤气候条件、有利于黄萎病发生的地区;黄萎病,发病期间土壤湿度保持在6 0% ~80% ; 正常年份感病对照的病情指数能达到50.0; 病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周围无房屋、树木等荫蔽和具有隔离设施,5 前期准备,5. 1 病原菌的选择与培养,5. 1. 1 病原茵选择,1,NY/ T 2952-2016,根据所鉴定品种推广应用区域,选择有代表性的优势菌系,5. 1.2 病原菌培养,在超净台上. 将分离纯化的棉花黄萎病菌(参见附录: A) ,从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 平板上的菌落,边缘挑取2 mm2 的新鲜菌块,接种到查比克液体培养基(NaN03 2. 00 g ,几HP0 1 1. 00 g , KCl 0.50 g ,MgSOl ?7HzO O. 50 g , FeSOI 0. 01 g ,在糖30.00g ,用水定容至1000 m L)中,置于25 0C 下, 1 50 r/ min ,黑暗培养6 d 备用。制作玉米沙粒培养基,具体为将沙子和玉米掺按质量比1 1 混匀,加入质量比,12 % 的水,取3 00 g 装入1000 mL 的克氏瓶, 0 .1 MPa ,高压湿热灭菌30 min ,冷却到室温备用。吸取上,述液体培养的棉花黄萎病菌菌液1 5 mL 转遥函砸自翩翩幽监孟养基的克氏瓶中,随后放入到25 0C 培养,箱中静置培养7d 。待黄萎病菌的商组 圈圈坠.T风干备用,5. 2 病圃建立,建造一定规格的水,花的土壤。按45 g/ m2,病圃,再翻耕2 遍~3,发病程度。如果发,直至感病对照品,5. 3 病固维护,6 鉴定程序,6. 1 试验材料的,鉴定的棉花材,(1 0 年以上)未种植棉,的菌种均匀地撒入,圃发病均匀性及,病在ι,份数附,件指刷,AF 冷,6. 3 田间管理,播种后进行精心管理,度,以利于黄萎病的发生;注意整枝时,施均匀一致,应符合NY / T 1302 的要求,6. 4 病情的调查记载,棉花播种出苗后,实时监测感病对照的发病情况,当感病对照病情指数高于35 . 0 时,进行第一次全,面调查,以后每10 d 左右调查一次。至8 月下旬或末次发病高峰,整个生育期调查次数不少于2 次。感,病对照病情指数低于35 . 0 或高于65 . 0 时,鉴定无效,在病情调查记载中(见附录B)采用5 级法表述病情:,O 级棉株健康,无病叶,生长正常,1 级棉株1 / 3 以下叶片表现病状,2 级棉株1 / 3 以上, 2 / 3 以下叶片表现病状,的防治;保持田间的适宜湿,胶等生长调节剂;各项田间管理措,2,3 级棉株2 / 3 以上叶片表现病状,未枯死,4 级棉株枯死,7 结果的计算,7.1 病株率,病株率(R J) 按式(1)计算,NY/ T 2952一2016,R I = 生X I OO …… …………………………… … ………(1),式中:,式中:,K,式中:……
……